见缝插针:不到万不得已,我们都不愿意使用这个成语。
因为它常常代表的是一种狡黠、伶俐的行动。
“插针”本来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,用来比喻难得的机会。
但“见缝插针”却把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,形成“趁着机会作坏事”的含义。
有关成语的真正含义,其实是道德与法律之间的悬殊。
在法律制度尚未建立的年代,人们是靠道德准则来行事的。
而这些道德准则,有时候是虚无缥缈的,就像缝隙一样,容易被人踩碎。
所以人们会利用道德的“空洞”进行互相伤害。
就像扯大旗、留小节,只要表面的形式做好了,就算是胜利,甚至压倒对手。
这种行为,其实也是“见缝插针”的一种。
但在法律逐渐确立的社会,道德准则逐渐付诸实践之中,人们更应该以法律的规则为根据。
在法律之下,人人平等,不会被道德的缝隙所影响。
所以说,我们平日里应该不仅仅是看重道德,也要像看待法律一样,时刻保持警惕。
任何时候,我们都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进行一些“卑鄙”的行为,而去侵犯他人的权益。
所以,“见缝插针”虽然是一个很有趣的八字成语,但我们应该好好理解它的含义。
那么,对于那些假公济私、采用卑劣手段的人来说,也许终有一天,他们会受到法律制裁。
而我们,也该时时刻刻警醒自己,遵循公义法律,走在正道上才是最好的选择。